蔡姓为什么叫济阳世家

▲蔡国,周文王第五子、周武王同母弟姬度封国。

▲蔡姓,中国百家姓排第44位,其渊源主要为蔡国灭亡后后裔以国为姓,因而蔡叔姬度被认为是蔡氏始祖。

蔡国存在时,鲜少有人以蔡为姓,这或许是于礼不合;而蔡国被灭或迁都时,流亡的蔡国贵族便纷纷以蔡为姓,以示其身份及对祖先的怀念,从而使蔡姓得以广泛分布,其中以魏晋时济阳蔡氏最为出色,故蔡氏堂号一般以“济阳堂”为主。

蔡姓总郡望“济阳郡”,为何与四个蔡国都城和固始县无关

蔡姓分布图

蔡姓在全国的分布,主要集中于广东、福建和台湾三省,是典型的闽南姓氏。闽南蔡氏以济阳为总堂号,源出有二,一为随陈元光入闽平蛮的开漳派蔡彧(字德明)、蔡长眉(字德轩)兄弟,二为随王审知开闽的蔡用元、蔡用明兄弟,两个时期四个支脉都可追溯至同一地源,河南光州固始县,今河南信阳市固始县。

蔡国国都由北及南的迁移

春秋历史上,蔡国共发生两次灭国、两次迁都,最终国灭之后,蔡国后人又在楚国境内迁移过两次。

蔡姓总郡望“济阳郡”,为何与四个蔡国都城和固始县无关

蔡国都城迁移演变图

1.蔡国始封:上蔡(前1046-前531年)

蔡姓总郡望“济阳郡”,为何与四个蔡国都城和固始县无关

上蔡县蔡明园

周武王初封其五弟于蔡,武王死后,管蔡疑周公将对成王不利,发起三监之乱,后被周公镇压,管叔被处死,蔡叔被流放。

蔡叔死后,其子胡温顺上进,被周公认命为鲁国卿士,因鲁国大治,周公复蔡叔之祀,再封蔡仲胡于蔡。

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仍有蔡国都城遗址存在,上蔡县即蔡国始封之地。

2.国灭复国:新蔡(前529-前493年)

蔡灵侯十二年(前531年),楚灵王诱蔡灵侯至申,布下鸿门宴,蔡灵侯及附属七十名士兵于席中纷纷被楚人杀害。事后,楚灵王命楚公子弃疾围住蔡国,蔡国国中无主,遂为楚所灭,公子弃疾被封为蔡公,守蔡。

三年后,蔡公弃疾杀楚灵王,代其为君,是为楚平王,为争取诸侯信任,楚国另寻蔡景侯之子庐为蔡国国君,是为蔡平侯。

因上蔡为楚所有已历三年,俨然楚境,蔡平侯在楚国的胁迫下迁都至吕,史称新蔡,即今为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。

3.亲吴迁都:下蔡(前493-前447年)

蔡昭侯十三年(前506年)夏,蔡国在晋国唆使下灭掉沈国,楚王大怒,发兵攻蔡。蔡昭侯以其子为质,请吴国发兵共伐楚国。当年冬天,蔡侯与吴王阖闾攻破楚国,进入楚都郢(插播,伍子胥鞭尸便是此时)。楚国复国后,蔡国惴惴不安,于是在吴国兵力护送下,蔡国再次迁都至距离吴国更近的州来,史称下蔡,即今安徽凤台县。

4.国灭被迁:高蔡(前447-前344年)

最终蔡国还是为楚国所灭,蔡灭后,楚国以“灭国不灭祀”将蔡国遗老迁至楚国荆山东麓群山之中,位于今湖南湖北交界大山之中,史称高蔡,后人考证其地址位于今湖南常德。

或许是老天注定要亡蔡国,公元前344年,作为楚国附属小国的蔡圣侯竟参加了魏惠王于逢泽召开的伐楚会盟,之后,蔡圣侯如傻子一般派出两位奇丑无比的使者朝拜楚王,一为师强,一为王坚,大有挑衅之意,于是楚惠王新账旧账一块算,派大将军子发带兵伐蔡,彻底灭了个一干二净不留痕迹。

5.国灭隐居:望蔡(前447-625年)

东汉中平年间,有人向朝廷奏请于江西上高、宜丰、万载县之间设立上蔡县,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,改江西上蔡县为望蔡县,唐朝武德八年(625年)望蔡并入高安县,从此望蔡消失。

而这个上蔡县的创始者,竟然是公元前447年被楚国灭国后,侥幸留存的蔡侯齐后裔。当年蔡国灭亡后,蔡侯齐带领部分遗老和宗族子弟千里大逃亡,躲到了江西过起了桃花源似生活,从而得以保存蔡国余脉,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任何现状,蔡国依然不存在矣。

成也楚国,败也楚国

日本学者竹添光鸿在《左氏会笺》中,有一段对蔡国的评论最为到位,他说春秋时最早臣服楚国的是蔡国,最死心塌地附属于楚国的也是蔡国,但受楚国迫害最深的还是蔡国,而对楚国打击最大的仍是蔡国。

作为周王室分封于南疆抵御南蛮侵扰中原的屏障,蔡国是有辱使命的,到了后期,甚至是引狼入室的桥头堡。自己未能成就威服南人的事业,反而使自己深陷泥浆不能自拔,渐渐步入楚国的围障成为楚国的附庸,从蔡国第一次灭国开始,蔡国不再是中原姬姓侯国,而是楚国入土中原的先锋。也就是在此时,蔡国贵族纷纷出走,遍布列国,成就蔡国未能给予的政治事业。

由上蔡出走的蔡国人,表现最为优异,因本质上还有强烈的中原观念,其成就也最大。尽管如此,仍有大部分人随着蔡平侯迁居到新蔡,本以为可以重新再来,却不曾想一日入楚国深似海,不再有出头之日,于是在蔡昭侯私下匆匆迁都至下蔡的过程中,绝大部分的遗老下臣便不再追随,只能接受天命留在新蔡任之、随之,从而为光州、蔡州留下大部分的蔡姓人,这些人后来也称为固始县南迁的主力军。之于到了下蔡的那些死忠之人,在两次溃败逃亡中则不知去向,有的往湖南大山走去,有的躲避在江西,这些人或许就是今日少数族裔的蔡家人,反正历史已经不再挂念他们了。

蔡姓后裔的播迁

春秋时期,蔡姓族人主要分布于今河南、安徽,尤以上蔡、新蔡和下蔡三地周边为主。进入战国后,蔡国后裔开始在七国中崭露头角,其中以秦国蔡泽最为出名,其取代范雎任秦国相,封刚成君。此外,齐国有大夫蔡朝,楚国有大夫蔡鸠居,晋国有太史蔡墨等。

至汉晋南北朝,安徽为代表的江南蔡姓虽然开始发力,如沛县的蔡千秋、上虞的蔡邕,但当时的主流仍然以河南蔡姓为主。特别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陈留蔡邕和蔡文姬父女、晋济阳男蔡漠,直至南北朝时期,陈留圉一直是蔡氏的发展繁衍中心。西晋惠帝时分陈留郡置济阳郡(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),圉属济阳,故蔡氏郡望为“济阳郡”。

从固始县南迁入闽、入粤的蔡姓后人,在离开祖地前均未能形成名门望族,故只好舍弃与固始沾边的一切堂号,仍旧永嘉之乱时衣冠南渡的济阳堂号延续至今,然后在福建、广东自我发展,重新创建了一系列衍派和堂号,如崇本堂、祥芝堂、德贻堂、衍泽堂和荔谱传芳、忠惠传芳、青阳衍派等。

蔡姓总郡望“济阳郡”,为何与四个蔡国都城和固始县无关

蔡氏宗祠济阳堂灯号

蔡国幽怨六百年,数度灭国数度南迁,每一次南迁都是一次蔡姓的繁衍,只可惜千百年中只得一个济阳名望,这少的可怜的一点沾边竟然让所有蔡姓族人奉为至宝,以至于从未在济阳生活过片刻的固始先民,在筚路蓝缕的征途中遥借以为光,好在居于南方的蔡姓后人,颇有念溯源之功,家家垂挂济阳堂号时仍不忘将固始二字深刻支柱,以为追远。

蔡姓总郡望“济阳郡”,为何与四个蔡国都城和固始县无关

蔡氏宗祠

版权声明:本文来自用户投稿,不代表【闪电鸟】立场,本平台所发表的文章、图片属于原权利人所有,因客观原因,或会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非恶意侵犯原权利人相关权益,敬请相关权利人谅解并与我们联系(邮箱:dandanxi6@qq.com)我们将及时处理,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创作环境。

(16)
上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15:10
下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15:17

相关推荐